语言的交流与掌握大量的词汇、句型、语法是两回事。举个例子:有个中国学生陪一个美国人去长城。在长城上,老外突然对那个学生说:Excuse me,may I go someway?(请问洗手间在哪儿?)这个中国学生在学校里英语的句法学得相当不错,听力也挺棒的,马上听“明白了”老外的话,心想,长城都来了,哪儿不能去啊!于是说:Yes,you can go anyway.(请随意。)这一句话差点儿把老外吓晕了。其实在这个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老外的“someway指的是厕所,而英语“娴熟的中国学生却让老外随地大小便!
就语言本身的语法知识来说,多数学生已经过关了,但他们缺少的就是在交流中来运用英语,只有在交流中我们才能与对方进行思维密码的相互破译。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如果不根本改变自己的思维结构,从而迎合英美人的思维结构和习惯,依然保持自己中国式的思维习惯,那么你学的英语就毫无价值。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笔者认为英语口语有五种技巧是英美人之间交流的关键性东西,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些技巧,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英美人的思维,从而学好口语。
第一、用英文简单界定一个东西的技巧
英美人之间交谈百分之八十是想告诉对方what is a book。我们中国人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尽管词汇难度不断加深,但思维逻辑结构却只停留在一个水平上。中国人常说:Where is the book?很少有人说:What is a book?这种Where isthe book?只是简单的描述阶段,初学者很容易做到。但是我想连大学生也很难回答:What is a book?因为中国传统英语教学模式没有教会学生表达思想的技巧。
第二、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
如果一种表达方式对方不懂,英美人会寻找另一种表达方式最终让对方明白。因为事物就一个,但表达它的语言符号可能会很多。这就要多做替换练习。传统的教学方法也做替换练习,但这种替换不是真替换,只是语言层面的替换,而不是思维层面的替换。比如:I love you.按中国的替换方法就是把you换成her,my mother,them等,这种替换和小学生练描红没有什么区别。这种替换没有对智力构成挑战,没有启动思维,句子的基本结构没变,如果对方听不懂“I love you,肯定也听不懂“I love her。如果替换为:I want to kiss you./I want to hug you./I've acrush on you./I will show my heart to you.等等,这样一来对方可能就明白了。这才叫真正的替换。
第三、学会使用英语习语
因为任何语言除了标准化的东西以外,不容易学、易造成理解困惑的东西就是“习语。比如北京人说“盖了帽了,老外会觉得难以理解,这就是习语。所以和英美人交流时,能适当地运用对方国家常用的英语习语,他/她马上就会觉得很亲切,也很爱和你交流。
第四、学会两种语言的传译能力
这是衡量口语水平的一个最重要标准。因为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而是一门外语。我们天生就有自己的母语———汉语。很多人认为学好英语必须忘掉自己的母语,这是不对的。而掌握两种语言的特点并加以对比则有利于学好英语。
第五、培养猜测能力
为什么美国人和美国人、中国人和中国人之间交流很少产生歧义?其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交流中具有“猜测能力。我觉得猜测对学好英语口语很重要。在交流中,有一个词你没有听懂,你不可能马上去查词典,这时候就需要猜测来架起一座桥梁来弥补这个缺口,否则交流就会中断。
中国人学习英语口语讲究背诵,背句型、背语调,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很多人讲口语的时候讲着讲着眼睛就开始向上翻,实际上是在记忆中寻找曾经背过的东西。如果他要是能猜测的话,我想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现象。